上海人期盼已久和平公园即将回归!24小时开放还有动物岛吗?新八景来了→
上海人期盼已久和平公园即将回归!24小时开放还有动物岛吗?新八景来了→
上海人期盼已久和平公园即将回归!24小时开放还有动物岛吗?新八景来了→,私家花园景观,山景观,景观展板素材,
记者从虹口区绿化市容局获悉,在历时约22个月闭园改造之后,和平公园计划10月中旬重新对外开放。改造后的和平公园破除围墙,和街区景色融为一体,更重要的是将24小时开放。
改造后,公园被赋予了12项新功能,新增了萌宠乐园、智慧跑道,市民一边健身一边还可以获得体测报告和运动处方。
改造后的和平公园破除围墙,用绿地、广场和口袋公园实现公园景观和生活街区融为一体,24小时向市民开放。
原来的公园三号门(天宝路大门)处,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门,取而代之的是景墙限定的城市节点,一处向市民24小时开放的口袋公园——垣园。改造保留了“和平公园”门牌,全新布置了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景墙,质朴厚重,富有时代感。
新港路沿线的围墙被拆除后,以绿植、水溪为天然阻隔,鸾尾水岸、杉林岛自然交错,绘就一幅滨水林荫的美妙画境。
占地面积约6500平方米生态岛作为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造前是市中心唯一有动物的公园区域,改造后运用景观方式收藏动物生活过的印记,保留了的动物笼舍大门、设计了动物脚印。
利用原有动物岛地势肌理改建为生态岛的同时,修复原有废弃动物笼舍,增加动物声效,悬挂原有动物照片,打造声景融合的动物记忆展区。设置电视屏播放“搬家到”上海动物园的老虎和狮子们。
枫停晚香,是“和平新八景”之一。山石叠泉之上建造中式六角亭,结合原先笼舍的高差,堆叠了自然式叠石瀑布,并且利用池边新建中式回廊,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位于大连路的山林步道,长约200米,从综合服务中心建筑二层出发,向东侧伸展入主山体,来到水边的夜光广场眺望平台,水榭茶室,石舫等江南风貌建筑净收眼底。山林步道立体串联不同的视觉场景,丰富游线,极尽高线之谐趣,让公园和城市街景,进行空间置换,实现视线上,体验上的开放互融。
本次和平公园改造围绕“公园城市”和“公园+”建设目标,按照无界、焕新、互动三大设计理念,打造了茗厢扶柳、和鸢宛风、花坊悦音、新港虹影、畅心涟湾、曲水玩月、竹桥花溪、枫停晚香等“和平新八景”,全新赋能12项“公园+”(见图),改造后的和平公园将最大程度上满足各类市民游园需求,打造综合性社区公园新典范。
改造中保留了原有的骨架乔木,梳理了中下层郁闭绿地空间,增加下层地被品种植物。根据区域光照条件、植物现状和使用功能,打造“四季有景、月月有花”的公园绿化环境。
公园水体通过去除淤泥、种植多层次水生植物、养殖益于水生态健康的鱼虾动物、增设自动循环设备等措施,水生态体系得以修复,公园湖面水清如镜。
自然教育中心位于公园3号门东侧约50米处,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改造前为茗香榭茶室,在挖掘和平公园自身自然条件与历史底蕴基础上,以“低碳”为主题,打造的一处家门口自然课堂与小小博物馆。
功能兼具自然课堂、展示空间功能,以和平公园生境为起点,讲述上海的自然地理特点、本土动植物知识、渔农文化传统,以生物多样性、低碳与公共参与为特色,构建市民共建、体验、记录本土生态多样性的风格。后续也将通过各种活动,鼓励周边社区居民和小朋友积极参与“低碳”城市建设。
在天宝路畅心园路处,打造占地约8700平方米生态保护理念特色的沉浸式“儿童友好型”乐园, 针对原有儿童乐园缺乏新意、设备老旧的问题,本次改造结合公园的动物元素主题,设计形态自然、全龄友好的儿童乐园,助力创建儿童友好型社会,以自由的场地为欢乐之涟。
儿童乐园设置滑梯、攀爬、蹦床、旱喷等多种无动力游乐设施,塑胶场地由蓝、黄、橙三种亮丽的色彩构成,形成森之环、水之环、健身环,激发创造力,开启一切可能性,编织属于每个人的情趣。社区互动、科普课堂,在最可贵的时光里,与孩子一起享受童年,笑声悦耳如乐,点亮永不落幕的仲夏夜之梦。
公园内设置了可以满足全年龄段、不同人群体育健身需求的活动场所和健身器械。设置两片标准羽毛球场及一片标准篮球场,一处占地400平方米的全国首套智能室外健身器械,使用者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5G通讯技术自动从体测器材获取到体测报告和运动处方,数据也可同步从“上海和平公园”小程序中获取。
沿主园路设置了1.5公里的智能跑道,市民可以在“上海和平公园”小程序,公园综合服务中心及公园二号门两个区域的互动大屏完成注册,开启智能健身跑步新体验。
一处占地400平方米的青少年体能自由锻炼区,特别增设的适合8-14岁儿童、青少年体能锻炼的设施设备,如非标篮球架、攀爬架等。
大型犬萌宠狗乐园位于天宝路畅心园路处,占地面积为780平方米,设计给大型犬类(肩高≥60cm)活动的宠物狗乐园。
中小型犬萌宠狗乐园位于新港路2号门处,占地面积为1400平方米,设计给中小型犬类(肩高<60cm)活动的宠物狗乐园。
宠物乐园设置了隔栏将其与周围环境分开,确保了不同使用人群的需要。园内设置狗狗饮水池、狗狗洗脚池、狗狗娱乐设施,通过趣味设施与丰富的色彩,强化宠物狗乐园亲近友好的氛围。在园内宠物狗可以尽情奔跑、撒欢、追逐、打闹,主人们也可以与邻里之间热情互动、交友聊天。
记者从虹口区绿化市容局获悉,在历时约22个月闭园改造之后,和平公园计划10月中旬重新对外开放。改造后的和平公园破除围墙,和街区景色融为一体,更重要的是将24小时开放。改造后,公园被赋予了12项新功能,新增了萌宠乐园、智慧跑道,市民一边健身一边还可以获得体测报告和运动处方。
改造后的和平公园破除围墙,用绿地、广场和口袋公园实现公园景观和生活街区融为一体,24小时向市民开放。
原来的公园三号门(天宝路大门)处,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门,取而代之的是景墙限定的城市节点,一处向市民24小时开放的口袋公园——垣园。改造保留了“和平公园”门牌,全新布置了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景墙,质朴厚重,富有时代感。
新港路沿线的围墙被拆除后,以绿植、水溪为天然阻隔,鸾尾水岸、杉林岛自然交错,绘就一幅滨水林荫的美妙画境。
占地面积约6500平方米生态岛作为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造前是市中心唯一有动物的公园区域,改造后运用景观方式收藏动物生活过的印记,保留了的动物笼舍大门、设计了动物脚印。
利用原有动物岛地势肌理改建为生态岛的同时,修复原有废弃动物笼舍,增加动物声效,悬挂原有动物照片,打造声景融合的动物记忆展区。设置电视屏播放“搬家到”上海动物园的老虎和狮子们。
枫停晚香,是“和平新八景”之一。山石叠泉之上建造中式六角亭,结合原先笼舍的高差,堆叠了自然式叠石瀑布,并且利用池边新建中式回廊,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位于大连路的山林步道,长约200米,从综合服务中心建筑二层出发,向东侧伸展入主山体,来到水边的夜光广场眺望平台,水榭茶室,石舫等江南风貌建筑净收眼底。山林步道立体串联不同的视觉场景,丰富游线,极尽高线之谐趣,让公园和城市街景,进行空间置换,实现视线上,体验上的开放互融。
本次和平公园改造围绕“公园城市”和“公园+”建设目标,按照无界、焕新、互动三大设计理念,打造了茗厢扶柳、和鸢宛风、花坊悦音、新港虹影、畅心涟湾、曲水玩月、竹桥花溪、枫停晚香等“和平新八景”,全新赋能12项“公园+”(见图),改造后的和平公园将最大程度上满足各类市民游园需求,打造综合性社区公园新典范。
改造中保留了原有的骨架乔木,梳理了中下层郁闭绿地空间,增加下层地被品种植物。根据区域光照条件、植物现状和使用功能,打造“四季有景、月月有花”的公园绿化环境。
公园水体通过去除淤泥、种植多层次水生植物、养殖益于水生态健康的鱼虾动物、增设自动循环设备等措施,水生态体系得以修复,公园湖面水清如镜。
自然教育中心位于公园3号门东侧约50米处,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改造前为茗香榭茶室,在挖掘和平公园自身自然条件与历史底蕴基础上,以“低碳”为主题,打造的一处家门口自然课堂与小小博物馆。
功能兼具自然课堂、展示空间功能,以和平公园生境为起点,讲述上海的自然地理特点、本土动植物知识、渔农文化传统,以生物多样性、低碳与公共参与为特色,构建市民共建、体验、记录本土生态多样性的风格。后续也将通过各种活动,鼓励周边社区居民和小朋友积极参与“低碳”城市建设。
在天宝路畅心园路处,打造占地约8700平方米生态保护理念特色的沉浸式“儿童友好型”乐园, 针对原有儿童乐园缺乏新意、设备老旧的问题,本次改造结合公园的动物元素主题,设计形态自然、全龄友好的儿童乐园,助力创建儿童友好型社会,以自由的场地为欢乐之涟。
儿童乐园设置滑梯、攀爬、蹦床、旱喷等多种无动力游乐设施,塑胶场地由蓝、黄、橙三种亮丽的色彩构成,形成森之环、水之环、健身环,激发创造力,开启一切可能性,编织属于每个人的情趣。社区互动、科普课堂,在最可贵的时光里,与孩子一起享受童年,笑声悦耳如乐,点亮永不落幕的仲夏夜之梦。
公园内设置了可以满足全年龄段、不同人群体育健身需求的活动场所和健身器械。设置两片标准羽毛球场及一片标准篮球场,一处占地400平方米的全国首套智能室外健身器械,使用者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5G通讯技术自动从体测器材获取到体测报告和运动处方,数据也可同步从“上海和平公园”小程序中获取。
沿主园路设置了1.5公里的智能跑道,市民可以在“上海和平公园”小程序,公园综合服务中心及公园二号门两个区域的互动大屏完成注册,开启智能健身跑步新体验。
一处占地400平方米的青少年体能自由锻炼区,特别增设的适合8-14岁儿童、青少年体能锻炼的设施设备,如非标篮球架、攀爬架等。
大型犬萌宠狗乐园位于天宝路畅心园路处,占地面积为780平方米,设计给大型犬类(肩高≥60cm)活动的宠物狗乐园。
中小型犬萌宠狗乐园位于新港路2号门处,占地面积为1400平方米,设计给中小型犬类(肩高<60cm)活动的宠物狗乐园。
宠物乐园设置了隔栏将其与周围环境分开,确保了不同使用人群的需要。园内设置狗狗饮水池、狗狗洗脚池、狗狗娱乐设施,通过趣味设施与丰富的色彩,强化宠物狗乐园亲近友好的氛围。在园内宠物狗可以尽情奔跑、撒欢、追逐、打闹,主人们也可以与邻里之间热情互动、交友聊天。
相关文章
- 北京朝阳42处开放公园拆除围栏实现公园与街道景观的立体融合
- 南京栖霞老街片区完成环境整治杂草护坡变景观
- 清水河街道:为民谋福祉 长街颂文明
- 西安首部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地方标准发布
- “生态绿”迈出新步伐 “五象蓝”提升幸福感
- 《追时代》系列:本土原创情景喜剧的新亮点
- 长沙景区冷雾设备安装施工
- 平安人寿西安电销中心:开展弘扬清廉金融主题活动
- 2022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奖 ASLA Awawds获奖名单公布中国设计全军覆没
- 金地管理代建的永安小学正式启用举行首个开学典礼!
- 长春市百花园重新开放喷泉冷雾景观
- 莫奈景观马克·阿罗远:保护环境创造美丽
- 上海四座越江大桥景观灯开启“假日模式”
- 红色大气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党建展板
- 王治学调研固始县秀水公园园内设施和城市书屋建设
- “躺卧”公共座椅大煞城市风景
- 玻璃的玩法有趣!济南景观
- 世界人居网·精品丨广东佛山:西江沿岸区域城市设计及景观规划
- 合肥高新区:春暖好风光引得“凤凰”来
- 市建设局持续亮化榕城夜景推动城市品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