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非典型景观设计师的十年“折腾”告诉你设计师不止一种可能
一个非典型景观设计师的十年“折腾”告诉你设计师不止一种可能
一个非典型景观设计师的十年“折腾”告诉你设计师不止一种可能,景观设计山,大草原的景观,景观镇100个人有100种人生,100个设计师有100种生活。设计师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一个不会生活的设计师永远做不好设计。
设计是相通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设计。一个设计师不仅懂得设计作品,更懂得如何设计自己的生活。
卫雪峣就是这样一个懂得设计生活的景观设计师。她在知乎上有近2万的关注者,但她分享的大多是她的生活,她的美食与她的各种爱好。当然她也会开live,分享她的设计生涯经验。
她接触景观设计已经有十年之久,但是却一直走在一条非典型的职业道路上。她的十年“折腾”,告诉设计师们设计不止一种可能性。
雪峣本科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系,研究生毕业于全美景观专业研究生院排名前三的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
实习期间,她曾做过美国著名生活艺术家及三档电视节目主持人P.Allen Smith先生的助理,在Little Rock与Allen一起短暂的工作经历使得她有机会接触到美国主流社会的文化与生活方式。拿到全职offer,但她却拒绝了。
之后她便在全美前五的景观事务所 DW 工作。在其加州分部工作一年后回到中国,从头参与总部海外分部从0到1的建设。在中国的三年作为公司CEO及中国分部董事长助理前前后后参与了不下百次商务品牌宣讲高校讲座及商务推广。后期又作为其上海分部的OM,管理上海分公司的运营。
她还在朋友的留学机构连续带了三届的学生,每一年一期不同主题的设计studio为本专业学生讲解设计逻辑的形成过程与思维方式。
她更喜欢把设计带入生活中。喜欢美食的她,在上海举办过多期私厨分享会。并作为特邀嘉宾上过央视二套的美食节目。
她曾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策划并执行自己的两场婚礼。从此迷上婚策的她又联合北美知名婚礼博主Lori一起筹备了一个婚礼平台。旨在为有才华的设计师们提供一个本职行业以外的可以发挥其能力的平台,同时也为备婚的新娘提供最独一无二的婚礼设计。
她除了喜欢烹饪外还喜欢摄影及旅行滑雪。酒店控的她还为多家酒店相关媒体供稿。
如今她依旧没有偏离自己所喜爱的设计师职业,但这几年的非典型设计师成长历程给了她不同的视野和思考。
和雪峣的采访,历时一个多星期。美国与中国有时差,每次都只能约在她晚上睡前时间进行采访,但她依然津津乐道。我们聊了很多东西。关于留学与设计师商务能力把控,是我想也许对大家有所帮助的内容。除此之外,雪峣自己也提出来想分享一下关于设计师的可能性。
不久前在一次和设计系毕业生交流中,我发现挺多设计系的毕业生有这样一个苦恼 “到底要先工作还是先留学?”
在这个问题上,毕业之后就去了美国留学并一直工作十年的卫雪峣算得上相当有发言权了。
在国内很多人读完本科之后,面临非常大的就业压力,或者不想太早踏入社会,就会选择继续读研究生。
但在美国情况并不是这样的。美国景观设计专业是以职业实践导向为主的学科,很少设置博士点。很多人都是工作多年之后才回到学校继续深造。一方面,美国人的学费大多需要自己赚,或者需要申请助学贷款。
另一方面, 美国人更愿意踏入社会了解工作是否是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才决定要不要继续深造。他们更看重这是否是自己想一辈子从事的职业或者兴趣所在,这是文化与教育不同而造成的。
对于留学而言,有工作经验还是很重要的。当你有工作经验后,再去读研究生,可以更清楚自己要需要补充哪方面的知识。相对来说,工作完再读书的设计师在晋升空间上和成长速度上也会有优势。
当然这样也会有弊端就是,当你工作以后可能会懈怠了想出国留学的心,毕竟工作以后的不确定因素很多。
在设计行业,其实很多设计师都会不知觉的排斥商务领域。觉得商务会影响到设计工作的效果和成果。所以在设计行业,会去接触商务的设计师很少。
她表示设计师做商务有个非常大的优势:作为设计师,没有人比你更清楚这个项目中设计最出彩的部分或者设计解决了哪些场地问题。如果这个项目本身是明星项目,而你又是主创设计师,那么没有人比你去为客户讲解本公司竞争力更有优势的了。
但如果你不是完全做商务发展这方面事情的,那就千万不要放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要始终明白你的无法被取代的能力是什么。
这几年商务和项目同时参与的经历,让她受益颇多。每次她都会从计划的起点跟到合同签下,项目开始后她不仅是项目经理,也会参与到项目具体设计中。这个过程中,她随时会知道项目进展情况,不需要去咨询其他人。这样在跟甲方走商务的同时还可以去兼顾设计的进展。
雪峣一开始也并不是自愿做商务的。只是因为公司的发展让她有机会接触更多商务内容。当时她和很多年轻设计师一样,害怕因为重心偏向了商务,而荒废她的设计能力。但事实证明几年在项目前期及商务阶段的踏足,反而扩展了她做设计的维度,使她能够深入从甲方及经济层面去思考设计的深度。
她还曾试过一年多的时间纯做商务,基本没有做设计。这段时间,她听到了很多从甲方的角度说出来的观点。包括很多高层人员的对话,对她启发也非常大。一年之后,项目都确定下来之后,她又回归到了设计中。
她表示可能一段时间之后设计软件技能也许会松懈,但这个东西非常容易捡回来。她觉得设计的感觉,会随着你的阅历,你的事业,你的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相应的升华。所以她十分感恩,那一年中间纯做商务的过程。让她更清楚一个设计在整个系统中间所处的位置,包括怎样从甲方的角度去思考设计。
卫雪峣属于“high mover”人群,在这十年里,除了本科四年在北京,其余时间都是1到2年就换一个城市工作生活。
但她表示这并不是一定可取的生活态度。纯粹是因为这样的生活态度更能满足她自己的内心。他一直在追求生活与设计的“可能性”。她觉得可能性的发生,前提条件是你要努力打破自己的“comfort zone”即“舒适地带”。
卫雪峣从中国又回到美国工作的决定。在很多朋友眼里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毕竟他已经完成了行业的基本积累,国内公司平台也不错。美国的设计市场过于成熟,华人又太容易有天花板。美国的职业发展其实比较适合刚毕业需要积累两三年海外工作经验的设计师,但对于长期发展来说,还是国内市场更大。
可是她觉得回国的三年里,在前两时间里,每一天她都感觉自己在进步,学习到新的知识,并解决新的问题,所以成长地非常快。但是到了第三年突然发现工作开始得心应手和套路化,相比之前,工作不会让她太头疼,但她并不喜欢这样安逸的状态,安逸让她感到隐隐不安。
恰逢公司有内调的机会,她便决定打破舒适空间换一个环境去寻求可能性。虽然冒险,但她更加享受未知。
设计应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科班学习,其实让每一个设计师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成熟方法论,这个方法论是可以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
雪峣的婚礼,在当时遇上了一些小麻烦,于是她便戴上设计师的帽子,DIY了自己的婚礼。从此打开了设计师一扇可能性的大门。她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很多设计师朋友将兴趣和设计能力结合在一起,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其实我们生活的时代非常的好。讯息畅通,资源广博,但凡你对生活充满热情充满思考,你都可以找到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同时还可以靠此安身立命。
所以她在教课的时候,虽然教的是设计studio。但她一直也都是鼓励学生们努力去寻求“可能性”。
设计师的可能性,其实也是人生的可能性。而每一扇“可能性”的窗户,都需要自己主动去打开。卫雪峣追求的并不是努力之后的安逸,而是努力背后的惊喜。
所以,你还在整天整夜为工作苦恼,熬夜通宵于办公室吗?好好调整一下生活态度吧,积极地去发现更多美好。
相关文章
- 90后装修的庭院太有格调了温馨治愈!老妈:难怪最近不爱出门了
- 阳泉河道防撞护栏景观桥梁护栏道路两侧灯光护栏定做
- 水美景观串联生态河湖 把水利风景区建成河湖长制样板工程
- 晚霞红景观石风水上的一些说法
- 尧山附近周边景观酒店
- 杭州河坊街建设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 中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济宁高新区景观提升项目获评2022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铜奖
- 宜春市园林事务中心积极开展国庆氛围营造工作(图)
- 沈阳铁西经开将打造标志性景观大道:开发25号路
- 我国北方值得一去的4处景区仿佛置身于俄罗斯也是踏青好去处
- 专访龙湖园林设计师 景观亦可以奢华如此
- 杭州平面设计学习|海报排版有哪些准则?
- 宜春黑山石堆叠的假山流水花落仍在水流自闲
- 郑州园林景观设计3DMAXSULMCADPS实战培训
- 五角场景观灯光又上新啦!
- 闸北膜结构景观棚工程
- 闽南师范大学2023研究生考试大纲:园林设计
- 福州:乡音艺术进景区社区
- 金埔园林:联合体中标南京农业大学江北新校区一期工程景观工程
- 一座桥一座城市的风景一个时代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