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乡境·乡景·乡情——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研讨会
【征文】乡境·乡景·乡情——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研讨会
【征文】乡境·乡景·乡情——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研讨会,以景观人,园林景观灯柱,水生景观岛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而“美丽乡村”建设则关乎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农业现代化,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8月,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发布的《“十三五”时期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报告》表明,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成效明显。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极有必要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为此,本次会议与结合,以此为契机,打破学科边界,尝试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生态学、哲学社会科学多领域联动,共同围绕“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有成果进行回顾、总结,探讨如何“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提供一个开放的学术平台。
将从自然、人文、居住及社会等方面、跨领域探讨乡村环境的规划与建设问题。“境”是指乡村居住环境、生态环境;“景”,即乡村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乡村风貌等;“情”是乡村历史、文化、社会情境的反映与表达。
国家林草局美丽乡村与乡村振兴研究创新联盟、国家林草局长三角地区湿地公园绿色发展国家创新联盟
《中国园林》杂志社、《现代城市研究》编辑部、《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园林》学刊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报》、新华社江苏分社、新华报业集团、《风景园林》杂志社
南京林业大学(依据疫情防控需要,采取线下、线上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会议形式)
拟收录50篇论文集结成论文集,遴选部分优秀的论文作为分论坛交流内容,邀请作者进行宣读。主办方还将向《中国园林》《现代城市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园林》等杂志社、编辑部推荐一部分优秀论文。
请向本次会议投稿的作者于2022年2月6日之前提交全文,发送至大会会议邮箱:。投稿文件分“论文”与“作者信息表”两个文件,打包成一个文件并按“投稿+题目”的格式命名。论文模板见附件1,作者信息表见附件2。
主办方届时将组织专家对稿件进行匿名评审,筛选出拟收入论文集的50篇论文及向上述杂志社、编辑部推荐的优秀论文,论文集录用论文和向杂志社、编辑部推优论文筛选结果将于2022年2月15日前告知作者,但推优论文是否被杂志社或编辑部录用,以杂志社或编辑部最终审稿结果为准。
会议将邀请“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及相关领域10位知名专家作大会主旨报告。
设乡村植物景观营造及应用、乡村人居环境保护与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乡村社会治理、乡村与“双碳”5个分论坛进行研讨和交流。每个分论坛邀请8位专题演讲嘉宾(含优秀会议论文作者)分享研究的主要内容,时间为20分钟。
【12本】C+核:《》《》《》《》《》《》《》《》(5.31截稿)《》(8.30截稿)《》(8.31截稿)《》(9.30截稿)《》(9.30截稿)
【5本】C扩+核:《》(9.30截稿)《》(6.30截稿)《》(6.30截稿)《》(10.31截稿)《》(6.30截稿)
论文结集出版:会议主办方会以图书的形式出版论文集期刊支持:会议与学术期刊合作或开设专栏收稿推荐发表:会议主办方会将部分优秀论文推荐给期刊发表跨学科:面向多个学科征稿其他关键词还有面向本科生、面向研究生、面向博士生以及各学科专业名词
2.如果想获取会议更详细的内容或者有疑问,请根据正文里的联系方式咨询主办方。爱知学者并非会议主办方,对会议的了解程度不会超过本篇通知。
相关文章
- 青海有一处隐藏的美景就在柴达木盆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
- 泰山石切片雪浪石低调地惊艳一把
- 南昌沿江北大道风光带规划内容曝光
- 科研 Global Change Biology:驯鹿对亚北极林线的控制改变了对土壤碳储存具有潜在影响的土壤真菌群落
- 休闲农业还能这样玩?原来这才是现代农业该有的样子!
- 景观中的毛石、块石、料石、条石你能分清楚吗?
- 康乐县:加快推进旅游大通道驿站项目建设
- 汽车文案 全集景观变色
- 博观系︱山海共晴光齐鲁叙东方
- 梦幻灯光秀制作活动策划景观的特点和美感
- 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对标打样扮靓城区助力旅发会纪实
- 企业景观施工、设计、标准化、成本、部门联动关键节点管控能力提升项目考察
- 螺旋式景观表现不一般!
- 高书生: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背景与布局
- 宝丽·天樾荣获2022【美国MUSE缪斯设计奖】住宅景观设计大奖
- 江苏阳澄湖镇:农家小庭院展现美丽大风景
- 学科70年丨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大会暨风景园林学科创立七十年纪念会『直播链接公布』
- 【喜迎二十大·县域】张家口万全:写好“后冬奥时代”冰雪产业新篇章
- 太湖石分为水石和干石两种创景奇石场景观石英德石驳岸假山设计
- 武汉又将迎来新地标人称“东湖之眼”360度全景观山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