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景观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景观资讯

景观资讯

山西阳泉方言地名文化信息解读

中国景观网2023-01-17景观资讯荆州景观区
重庆景观楼,荆州景观区,景观冲突,山西阳泉方言地名文化信息解读,重庆景观楼,荆州景观区,景观冲突地名是先人通过口碑记录下来的活档案,是研究一个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从阳泉方言地名的命名类型及地名所蕴涵的文化信息两个

山西阳泉方言地名文化信息解读

山西阳泉方言地名文化信息解读,

  重庆景观楼,荆州景观区,景观冲突地名是先人通过口碑记录下来的活档案,是研究一个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从阳泉方言地名的命名类型及地名所蕴涵的文化信息两个方面进行探析,对地方文化的建设与研究会有所裨益。

  地名是人们给特定方位、范围、形态特征的地理实体所起的名称,是某一区域的人们赋予一个地方的约定俗成的语言文字代号。它也“是先人通过口碑记录下来的活档案”,是研究一个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因而它往往可以反映出人类文明的历史与演进过程,折射出起名人当时的文化观念、心理特征。透过地名,我们可以了解当地的一些自然与生态信息、人文和历史信息,还可以揭示出某一区域特定的文化信息和蕴涵。本文将从解读地域文化信息的角度出发,对山西省阳泉市的地名(主要是乡村名)从命名类型及地名中所含蕴的文化信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希望能够揭示当地地名所蕴藏的文化意义,对地方文化的建设和研究有所帮助,为优秀地方文化的发扬光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阳泉市包括阳泉城区、郊区、矿区三个县级区和平定、盂县两个县。本文使用的地名资料主要来源于《阳泉市地名志》(收录地名477个)《山西省平定县地名志》(收录地名1017个)和《山西省盂县地名志》(收录地名867个)。部分资料根据需要做了补充调查。

  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因此命名地名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阳泉虽然是一个不大的城市,但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平定和盂县在春秋时就已经是晋国的属地。因此阳泉方言地名所使用的命名类型也极其丰富,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具体如下:

  大自然是生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朝夕相处的“伙伴”,人们在改造、征服并与之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对它越来越熟悉,也越来越亲密,他们还将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认识结果用在了起地名上,这便出现了许多用自然景观命名的地名。

  阳泉主要处于太行山区,山多丘多便成为其地形的主要特点。有山便有谷,因而山谷就成了阳泉地貌的特征,地名中也就有了许多以山谷命名的词语。

  (1)描述“沟”貌的词语有:沟、峪、掌、川、渠、壕、口、岔、崖底、壑、堑、峡口、谷、涧。其中“沟”“峪”“掌”分别出现331、126、116次,占地名总数的23.3%。如阳泉有汉河沟(李家庄乡)、张花沟(燕龛乡)、银洞沟(旧街乡),有神峪(平坦乡)、龙光峪(河底镇)、千水峪(辛兴乡),有簸箕掌(旧街乡)、南沟掌(旧街乡)、老坪掌(平坦乡)等等。平定有堰沟(柏井乡)、白蹄沟(槐树铺乡)、黑豆沟(冶西乡),有花河峪(南坳乡)、瑶峪(张庄乡)、板灯峪(古贝乡),有桑树掌(潺泉乡)、狼幕南掌(马山乡)、白坡掌(巨城乡)等等。盂县有枣林沟(路家村乡)、石窖沟(牛村镇)、檀山沟(北峪口乡),有秋子峪(下曹乡)、峙峪(西烟镇)、窑峪(榆林坪乡),有山凹掌(南社乡)、莲花掌(上社镇)、红崖掌(梁家寨乡)等等。含有其他沟貌词语的地名如,小活川(盂县榆林坪乡)、枣堰渠(阳泉旧街乡)、南城壕(平定城关镇)、五开口(盂县榆林坪乡)、座西岔(平定娘子关乡)、西崖底(盂县孙家庄乡)、土壑子(盂县土塔乡)、车谷(盂县西潘乡)、红涧沟(盂县仙人乡)等。

  (2)描述“山”貌的词语有:山、垴、岭、岩、梁、嘴(咀)、尖、圪(谷)洞、台、洞、圪梁、岗、埌、连巅、巅、凸、豁、峰、垄、条、堆、。其中“山”“垴”“岭”“岩”4个词语分别出现84、70、57、56次,占地名总数的10.85%。

  如阳泉有侯家山(辛兴乡)、马鞍山(西南舁乡),柳树垴(平坦乡)、马圈垴(辛兴乡),长吉岭(辛兴乡)、高岭(旧街乡),阳坡岩(辛兴乡)、黑土岩(杨家庄乡)等等。平定有磨峪山(娘子关乡)、鹊山(城关乡),臭椿树垴(柏井乡)、高明垴(岔口乡),寨马岭(槐树铺乡)、白堰岭(古贝乡),磨石岩(黄统岭乡)、插箭岩(冶西乡)等等。盂县有上鹤山(上社镇)、藏山(苌池乡),榆林垴(清城乡)、虾蟆垴(路家村乡),谷欠岭(牛村镇)、门贤岭(王村乡),慢慢岩(仙人乡)、滴水岩(上社镇)等等。含有其他山貌词语的地名如,槐树梁(平定巨城乡)、地嘴(盂县东庄头乡)、东林尖(阳泉西南舁乡)、火提谷洞(平定马山乡)、神灵台(平定黄统岭乡)、碾盘圪梁(平定古贝乡)、慈家岗(平定冶西乡)、武家池埌(平定娘子关乡)、北连巅(盂县王村乡)、兰凸(平定娘子关乡)、土豁(阳泉旧街乡)、岑峰(盂县东梁乡)、毛寒垄(平定石门口乡)、杨坡条(平定东回乡)、石榴堆(平定娘子关乡)、黄草(盂县西烟镇)等。

  (3)描述“坡”貌的词语有:坡、坡底,其中“坡”字出现109次,占总地名数的4.43%。如阳泉有桃坡(旧街乡)、杏树坡(杨家庄乡)、河坡(李家庄乡)。平定有练将坡(城关乡)、雀背坡(黄统岭乡)、色柴坡(岔口乡)。盂县有脉坡(西烟镇)、绵羊坡(牛村镇)、小熬子坡(苌池乡)。平定娘子关乡有坡底。

  (4)描述低地貌的词语有:河、坪、凹、洼、湾、泉、堰、塘、坳、池、井、凹地、滩、底、汇、岸、潺、浸、套、汆等。其中“河”“坪”“凹”“洼”分别出现71、61、60、46次,占总地名数的9.7%。如阳泉有甘河(平坦乡)、小河(义井乡),坪上(荫营镇)、上马坪(旧街乡),佛洼(旧街乡)、鸡洼(白泉乡)。平定有河湾(古贝乡)、红河(槐树铺乡),黄泷坪(娘子关乡)、梨树坪(潺泉乡),松树凹(冶西乡)、祥窑凹(娘子关乡),胡雷洼(冶西乡)、鸡咀洼(潺泉乡)。盂县有细河(南社乡)、香河(下曹乡)、降香坪(孙家庄乡)、宽坪(梁家寨乡)、西岩凹(苌池乡)、荆稍洼(东庄头乡)、龙车洼(仙人乡)等等。含有其他低地貌词语的地名如,海落湾(阳泉旧街乡)、青泉湾(北峪口乡)、神水泉(平定黄统岭乡)、西落菇堰(阳泉白泉乡)、胳膊塘(盂县东庄头乡)、南坳(平定南坳乡)、天化池(平定冶西乡)、张家井(阳泉西南舁乡)、南坡凹地(平定马山乡)、沙湖滩(盂县梁家寨乡)、杨树底(平定黄统岭乡)、樊家汇(盂县下社乡)、西白岸(平定锁簧乡)、水潺(娘子关乡)、黄沙浸(平定岔口乡)、牛蹄汆(盂县南社乡)等。

  虽然是相同的地貌,但由于自然的造化,人们认识的态度、情感和联想的作用,又使同是山丘的地形呈现了各异的形状。

  如阳泉有茶臼堰(旧街乡)、簸箕掌(旧街乡)、石马沟(李家庄乡)、马鞍山(西南舁乡)、细腰(下社乡)、燕龛(燕龛乡)。平定有鸭里(东庄乡)、鱼岭嘴(黄统岭乡)、驼垴(黄统岭乡)、猪头山(槐树铺乡)、和尚坡(南阳胜乡)。盂县有猫铺(梁家寨乡)、虾蟆垴(路家村乡)、胳膊塘(东庄头乡)、眼子地(榆林坪乡)等。

  如阳泉有石窖垴(西南舁乡)、茶臼堰(旧街乡)。平定有车厢口(黄统岭乡)、瓦岭(东庄头乡)、石榴沟(娘子关乡)、裤腿凹(娘子关乡)、锁簧(锁簧乡)。盂县有灯花(梁家寨乡)、笸箩湾(苌池乡)、磨盘(肖家汇乡)、碓臼水(上社乡)、石盆沟(东庄头乡)、瓦瓮沟(城关镇)等。

  如平定有圪料沟(娘子关乡)、圪柳掌(东回乡)、圪尖树垴(古贝乡)、圪辽掌(马山乡)、老烂地沟(马山乡)。盂县有圪撩沟(西烟镇)、圪坨(南娄乡)。其中“圪料”是斜的意思,“圪柳”是弯曲的意思,“圪尖”就是尖,“圪辽”与“圪撩”是向上斜的意思,“圪坨”是圆的意思。

  行政区划名是管理部门为了便于管理而对地域进行划分后所起的名称,地名通名顾名思义就是地名通用的名称,这在我国古代早期便已产生。虽然古代的区划与今已大不相同,古代的地名通名也不一定再是通甸,但原有的行政区划名及地名通名却还保留在原有的地名中,出现了地名叠置现象。如:

  “里”,本指乡村的庐舍、宅院,后来泛指乡村居民聚落。自周朝开始,又成为古代地方行政组织,《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后代多所沿用,但建制不一,有二十五家、五十家、七十二家、八十家、一百家、一百一十家不等的制度。这一古老的行政区划名在阳泉方言地名中仍保留约14个,如大西里(盂县上社镇)、东会里(盂县仙人乡),会里(平定巨城乡)、鸭里(平定东回乡),郊里(阳泉燕龛乡)林里(阳泉白泉乡)。

  “头”,古代可以指处所。如白居易《登村东古冢》诗:“独立最高头,悠哉此怀抱。”阳泉方言地名用“头”来作村落名,表示居民的聚落之处,如管头(盂县王村乡)、上卜头(盂县西潘乡)、青崖头(盂县清城乡)等,共10余处。

  “驿”本指驿马,后引申为驿站,由驿站又引申用于地名,如清朱绶《丹徒河》诗:“我昔乘舟京口驿,黑泥两岸如山立。”阳泉方言地名用“驿”的有东麻河驿(盂县北下庄乡)、西麻河驿(盂县北下庄乡)、甘桃驿(平定槐树铺乡)等几处。

  “铺”原指驿站,后用来指称地名。阳泉方言用“铺”作地名的有15处。如:曲铺(盂县东庄头乡)、双枣铺(盂县北峪口乡)、长一铺(盂县梁家寨乡),五里铺(平定槐树铺乡)、小桥铺(平定石门口乡)、张家铺(平定马山乡)等。

  “庄”本指村庄,地名中多用它来标识村落,阳泉方言地名中含“庄”的达245个,如半庄(平定古贝乡)、北庄(平定马山乡)、柴家庄(平定巨城乡)、程家庄(平定槐树铺乡),北大西庄(阳泉西南舁乡)、崔家庄(阳泉辛兴乡)、大南庄(阳泉杨家庄乡),东山庄(盂县东木口乡)、杜家庄(盂县西烟镇)、洪庄(盂县土塔乡)。

  “村”,村庄,也多用来指称地名,阳泉方言用“村”的地名有30余处,如东头村(平定娘子关乡)、红育村(平定黄统岭乡),东村(阳泉东村乡)、蒙村(阳泉平坦乡),白家村(盂县土塔乡)。

  “寨”,四周有围墙的村子。阳泉方言用“寨”的地名16处,如梁家寨(盂县梁家寨乡)、秀寨(盂县南娄乡),上董寨(平定娘子关乡)、寨马岭(平定槐树铺乡)。

  “占”,在阳泉方言也作地名用字,如:大凹占(平定娘子关乡)、吊占(平定东回乡)、圪岔占(平定潺泉乡)、鸽子占(平定冶西乡),水占(盂县东庄头乡)等等。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汉语大字典》等辞书中都没有“占”作地名的用法。笔者私下以为,“占”作地名用字出现,大概是由“占”的“古指自报户口数而落籍定居”(如《汉书·宣帝纪》:“胶东相成(王成)劳来不息,流民自占三万余口,治有异等。”)义项引申而来,因落籍定居必在某一处,故便将定居之地也用“占”来标志,久而久之便成了地名用字。

  阳泉方言中含有“东”“南”“西”“北”的地名分别有169、175、162、91个,如阳泉有向阳东(阳泉桥头街道办)、大南沟(平坦乡)、小西庄(杨家庄乡)、小河北(东村乡)。平定有小东庄(冶西乡)、杏南(娘子关乡)、路北(巨城乡)。盂县有七东(庄里乡)、小南坪(城关镇)、小西凹(南娄乡)等。在含有“东”“南”“西”“北”的地名中,以“东南西北”作首字的地名也非常多,分别有118、88、105和52个,如阳泉有东山(西南舁乡)、南垴(三郊乡)、西营盘(下站街)、北舁(西南舁乡),平定有东马道(城关镇)、南青(槐树铺乡)、西庵(维社乡)、北茹(冶西乡),盂县有东卧龙坡(苌池乡)、南流(牛村镇)、西拦(仙人乡)、北羊圈(西潘乡)等。

  阳泉方言地名中含有“上下里外”的也很多,仅以“上下里外”为首字命名的分别就有41、52、29、6个。如阳泉有上马坪(旧街乡)、下章召(河底镇)、里龙光峪(河底镇)、外沙坪(赛鱼),平定有上老峪(岔口乡)、下盘石(岩会乡)、里羊套(巨城乡),盂县有上卜头(西潘乡)、下花沟(东木口乡)、里千口(庄里乡)、外独头(肖家汇乡)等。

  阳泉方言地名冠以“前后”的分别有24、18个,如阳泉有前南沟(平坦乡)、前洼(三郊乡),平定有前黄安(潺泉乡)、前石窑(东回乡),盂县有前元吉(牛村镇)、前杨家坪(清城乡)等。另外还有一些以“前后”相对出现的地名,如平定马山乡有前小川,还有后小川;盂县清城乡有前杨家坪,还有后杨家坪。

  阳泉方言地名中用“红土”命名的有15个,用表示土质的词与“白”相连命名的有13个。如白泉岩(阳泉辛兴乡),白沙岩(平定马山乡)、白土圪梁(平定锁簧乡)、白灰(平定槐树铺乡),白土坡(盂县牛村镇)等,“赤”字地名1个“赤土凹”,表示土质的词与“黑”相连命名的有6个,如黑土岩(阳泉杨家庄乡),黑沙洼(平定岔口乡)、黑窑凹(平定娘子关乡),黑掌(平定岔口乡)、黑掌(平定娘子关乡)、黑石窑(盂县南社乡)。

  阳泉方言用于命名地名的树木名及村子数量如下:桃树20,榆树16,枣树14,杏树、杨树各9,梨树8,桑树6,松树、柏树、槐树各5,柳树、椿树、漆树、檀树各3,菜树、蔡树、圪(核)桃树、石榴树各2,橄榄树、黑枣树、黄莲树、桐花树、黄楼树各1,共计23种树木,122个村子。

  阳泉方言用灌木及其他草本植物来命名的地名及村子数如下:麻11,兰9,艾、苇、蒜各4,圪针、苌、香草各3,蒿、黑豆、葫芦各2,荆稍、胡雷、梅、莪苋、黑毛、竹、芦芽各1,绿豆、小豆、白菜、大麦、葱各1,共计23种灌木类植物,59个村子。

  阳泉方言用来命名地名的动物有飞禽,有走兽;有巨形的,有微形的。具体情况如下:龙30,狼11,狮、老虎各5,鸡4,熊、狐、绵羊、凤、凤凰、鸽子各2,豹、獐、雕、鹰、骆驼、鸭、鸦、蚍蜉、蚕各1,共计20种动物,76个村子。

  阳泉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储藏着大量的煤、铁、铝矾土等矿物质,地名用字也反映了这一现象。如:阳泉有矾窑(荫营镇),平定有铁汞滩(黄统岭乡)、铜地沟(马山乡),盂县有铁皂里(榆林坪乡)、铜炉(西潘乡)、乌玉(孙家庄乡)等。

  人文景观作为一个地方重要的标志,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一些阳泉方言地名就采用了人文景观命名的办法。在这些景观中,因“庙”而形成地名30个,如阳泉有庙岭(杨家庄乡),平定有奶奶庙(城关乡),娘娘庙(潺泉乡),盂县有山神庙(仙人乡)、二郎庙(孙家庄乡)等。因“寺”形成的地名10个,如阳泉有大乐寺(旧街乡),平定有姑姑寺(城关镇),盂县有红岩寺(东庄头乡)等。因“庵”形成的地名3个,即平定维社乡的南庵、西庵和东庵。此外还有“观音堂”“佛堂”“禅房”“圣堂”“神灵台”“罗汉堂”等地名,共计49个村子。

  另外,在阳泉地区人们居住的房屋以“窑洞”为主,因此以“窑”字命名的地名也非常多,达49个,如:阳泉有大阳窑(旧街乡)、矾窑(荫营镇)、新窑(旧街乡),平定有板石窑(巨城乡)、老母窑(潺泉乡)、三层窑(娘子关乡),盂县有樊老窑(东木口乡)、黑石窑(南社乡)、杨林窑(仙人乡)。

  “桥”是连接两处的重要建筑,可以使天堑变通途,因此人们对“桥”非常重视,一旦出现“桥”类建筑便加以记录,有时还用它来命名地名进行标记,如阳泉有桥上(荫营镇),平定有双石桥(马山乡)、顺桥(娘子关乡),盂县有桥上(肖家汇乡)、桥沟(东庄头乡)等。

  阳泉方言地名中用到的姓氏约110个,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有:王、张、高、赵、刘、郭、李、陈,它们出现的次数分别是35、24、17、15、14、14、9、9次。如阳泉有王家坡(杨家庄乡)、王家峪(义井乡)、王七岭(辛兴乡),平定有王家沟(城关乡)王家垴(黄统岭乡)、王家坪(古贝乡),盂县有王只(北峪口乡)、王家湾(南娄乡)、王家滩(庄里乡)等。此外,在阳泉方言地名中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姓氏,如“乜”“晋”“左”“皇”“蔺”“戚”等,如乜峪(平定娘子关乡)、晋家圪姥(平定城关乡),皇家庄(盂县路家村乡)、蔺家凹(盂县南娄乡)、戚家庄(盂县西烟镇)等。

  如阳泉有如意庄(赛鱼街道办)、长吉岭(辛兴乡),平定有食足(岔口乡)、富裕(黄统岭)、金窝庄(娘子关乡),盂县有西吉(孙家庄)、和安(王村乡)、太平庄(东梁乡)等。

  如阳泉河底镇的牵牛镇,相传古时某一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有一白发老翁牵着一群牛路经此处,一群小孩追赶到这里,忽然不见了老翁与牛。第二天,人们发现山上卧着一千头牛,后人便修建牵牛庙进行祭祀,此山便得名牵牛山,此村便叫牵牛镇。又如平定南坳乡有洗马堰,相传是楚汉相争时韩信曾驻兵榆关和柏井,路途中在这个地方拴过马,所以名为系马堰,后演变为洗马堰。还有盂县孙家庄乡的降香坪,最初名叫圪针坡。相传元朝大德年间,有一官员去土塔玉帝庙降香,路经此地,听到村名不够典雅,就下令改为降香坪。

  如平定城关乡的碾子沟,这个村虽是个小村,但石碾竟有七盘之多,碾是旧时人们重要的生活用具,因而受到特别重视,所以起名碾子沟。又如盂县路家村乡的营房沟,此村居于山沟,古时曾是屯兵扎营的地方,所以得名营房沟。

  (一)众多反映“山”“沟”“坡”等地貌特征的词语,说明当地居民对所居地理环境有着清晰的认识

  阳泉地处太行山西侧,属土石山区,全境山谷纵横,崎岖不平,山地和丘陵占全区面积的90%以上。对于这种地貌,当地居民有着非常细腻的感知。他们不仅将自己的居处地用“山”“沟”“坡”等表示大类的地貌特征词来称呼和标志,还使用了近60种表示小类的地貌特征词来命名他们的地名,这说明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大自然的认识是非常清晰的。如:“山”泛指所有地形较高的地方,“岭”指周边陡峭而又相对孤立的山,“垴”指小山头,“梁”指似桥般长条形的山,“岩”是山或高地的边缘,“嘴”是形状似嘴的山的延伸部分,“尖”是山的末端部分,“台”指高而较平的山地,“岗”指山脊部分等等,从这些冠以不同类别的地名,我们可以看出阳泉境内看似单一而又十分复杂的地形。另外,即使总体说来都是山的顶部,阳泉方言地名的命名也是不尽相同的,它会让你从用字的不同中感觉到它的“微殊”,如盂县王村乡有“北连巅”,“巅”指山顶,但它不是很陡峭;平定东回乡有“朱峰掌”,而“峰”则是高而陡的山顶。有山就有沟,对“沟”貌的描述阳泉方言也是很细腻的,如“沟”指山间的谷地,无论大小都可以“沟”相称,所以,阳泉有大南沟(平坦乡),冯家沟(义井办)、小将沟(南山路)。平定有石盆沟(柏井乡)、孙家沟(城关乡)、瓦窑沟(城关乡)、小沟(石门口乡)。盂县有洞沟(东木口乡)、斗沟(下曹乡)、圪针林沟(仙人乡)等300多个以“沟”命名的地名。“沟”字地名的数量之多,正反映了当地居民对阳泉地形狭窄,沟沟相连的自然环境的充分认识。“峪”,清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解释说:“两山之间谓之峪,峪必有平地,数顷或数十顷不等。”这说明“峪”包含的平地往往较沟大,而阳泉地区山山相接,开阔之地较少,所以“峪”字地名远没有“沟”多,阳泉有神峪(义井乡)、魏家峪(平坦乡),平定有板灯峪(古贝乡)、长树峪(潺泉乡),盂县有石坡峪(路家村乡)、峙峪(西烟镇)等102个。“川”是较“峪”更大的沟,所以“川”字地名较为稀少,仅14个,其中有些虽以“川”命名,但大概命名人自觉有些不配,便在前面冠以“小”字,算在了“川”之列,如平定有后小川(马山乡)、西川(东回乡),盂县有豹川(梁家寨乡)、上松川(榆林坪乡)等。这里每种地名用字的使用,都包含着命名人的细心观察和体味,反映了命名人对这块土地的了解和熟悉。从这些小小的地名中,我们可以读出这方土地的地貌特征,可以了解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还可以感受到这里的自然景观。

  (二)种类多样的地形描绘词语,表现出了当地居民丰富的联想能力,反映了这里的人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山谷纵横、崎岖不平的地貌,使阳泉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地形。对于这一现象,当地居民用丰富多彩的词语将它们进行了描绘。如有用人物、动物类词语进行描绘的,如“猫”“虾蟆”“鱼”“驼”“猪头”“马”“鸭”“胳膊”等,有用器物进行描绘的,如“车厢”“瓦”“石榴”“锁簧”“磨盘”“灯花”“笸箩”“茶臼”等,这既使人们对这里的地形在形象的感知中很快得以记忆,同时还给地名增添了一份鲜活与生动。此外还有用形容词直接描摹地形的,如“圪料”“圪柳”“圪尖”“圪辽”“圪撩”“圪坨”“烂”等,这则反映了当地居民对其形状或性质的特别重视。这种用人物、动物、器物及形容词来描述地形的命名方式,充分表现出了当地居民丰富的联想能力,反映了人们对这些事物的熟悉和喜好,更体现了命名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三)古老行政区划名及地名通名的保留,反映了地名具有良好的继承性这一特点

  在阳泉方言地名中,有一些地名是古老的行政区划名或地名通名用字,如上文所举的“里”“头”“铺”“驿”“寨”等,这表明了阳泉这块土地的古老和文化的悠久,也反映了地名具有良好的传承性这一特点。

  (四)方位名词的大量使用,是当地人重视方向的思想反映,也是当地人简约高效思维习惯的体现

  在阳泉方言2461个地名中,含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的近600个,占到了地名总数的15%左右,其中冠以“前后上下里外”的128个,占地名总数的6.9%。这类用方位命名地名的数量是所有命名法中最多的一类。

  方位是人们长期观察和认识的一种结果,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的辨别和判断作用,用方位词命名方言地名,正反映了人们注重方向、注重位置的思想。同时大量使用相互区别的南北、东西、上下、前后等词来命名地名,既简单明了,又省时省力,更反映了当地人简约高效的思维习惯。

  (五)多彩的方言地名,既是对多色土质的标记,也是人们对周围地表环境认识的结果

  阳泉地处黄土高原,厚厚的黄土养育了这里的人们。在终日相守相伴的日子里,人们认识和了解了这块土地,并把认识的成果“凝固”在了地名中,使更多的人知道它,熟悉它,这样便形成了多彩的地名。阳泉方言中有以“红土”命名的地名,如“红土凹、红土垴、红土圪、红土坡、红土坪、红土凸、红土洼、红土岩”等等,以“黑土”命名的“黑土岩、黑沙洼、黑石窑”等,以“白土(沙)”命名的地名,如“白沙岩、白坡掌、白土圪梁、白土坡”等,以“赤”命名的地名,如“赤土凹”。它们是当地人对这些地表层最初的印象和认识,也是人们发现大自然中石灰石、云母石、煤炭、沙石等的最初标记,更是这里矿藏资源丰富的反应。

  (六)用拥有的自然资源命名的地名,是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的直接反映,也是这里原始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阳泉方言地名中,有许多是这里原来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的真实记录,从“杏、桃、桐花、榆、柳槐、橄榄”等树木名中,我们可依稀看到这里茂密的丛林,看到挂满枝头的红杏、粉桃、紫桐花,看到绿绿的榆钱、青青的柳条,似乎可闻到槐花与橄榄的香味。从“兰、香草、蒿、蒜、艾、苇”等灌木名中,我们还似乎可看到这里满山的鲜花与香草,遍野的绿地与庄稼。从“龙、狼、狮、老虎”与“凤凰、鹰、雕、鸭”等地名中,我们可以想象出那个天然的动物园是多么美好。那些令我们产生美好想象的事物,正是过去这块土地曾经拥有的自然资源的直接反映;那个令我们神往的地方,正是这块土地当时所具有的生态环境。

  我国古代属于宗法制的农业型社会,人们对血缘关系极为重视,有着极强的宗族观念,因而人们往往是同姓同宗之人聚居在一起,然后以其姓氏来命名自己居处的地方,这样便出现了以姓氏命名村落的现象。后来这一命名方式长久流传下来,成了人们不忘祖宗、不忘血脉的重要方式。阳泉方言地名中的姓氏有100多个,正是人们维系宗族思想的反映。

  另外,在阳泉方言地名中还有一些少见的姓氏,如:乜峪(平定娘子关乡)、晋家圪姥(平定城关乡)、皇家庄(盂县路家村乡)中的“乜、晋、皇”,尽管当时的村子的确是由这三姓的人首先入住,但多少年过去了,村子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还依旧用这三姓来称呼自己的村子,这反映出地名极强的传承性的特点,更反衬出了人们潜意识中尊重和重视宗族的观念。

  (八)用“庙”“寺”“神”“佛”等带有宗教或神秘色彩的名字命名地名,反映了早期的人们崇尚神秘、敬畏神灵的心理

  “庙”原是旧时供祀先祖神位的房舍,后来随着各种宗教的产生和传入,逐渐演变为用来供祀神、佛和圣人的房舍,并渐渐浸染上了宗教或神秘的色彩。人们认为“神”“佛”“圣”可以保人平安,可以赐福降祥,于是出现了村村有庙宇、处处有神仙的现象。在阳泉方言地名中,尽管以“庙”命名的只有30个,“寺”字地名10个,但它还是反映了人们对神灵的相信,对神灵的敬畏,显示出早期人们崇尚神秘文化的一种心理。

  (九)众多“窑”字地名,既是当地居民房屋建筑形式的写照,也反映了当时居民因势利便的聪明智慧

  阳泉处于黄土高原,太行山区,具有冬冷夏热的气候特点,早期的阳泉居民便选择了既能利用丰富的天然资源黄土,又能驱热避寒的建筑样式——窑洞,众多的“窑”字地名,如大窑圪洞、窑峪、前石窑、陆家窑、大阳窑、南窑庄等正是当地居民房屋建筑形式的记录和写照,同时它也反映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便、扬长避短的聪明智慧。

  (十)依史实或传说命名地名,反映了当地人善于用各种方式传承文明的优良品质

  在阳泉方言地名中,有很多地名后面都隐藏着一段历史故事或美丽传说,如平定马山乡的龙抓树岩,村民说此地有一棵大树以前曾被雷击中,雷击中人或物在当地叫龙抓,所以该村名为龙抓树岩。这种用曾经发生过而且影响较大的事情来命名村子,实际是前人在把雨天雷可伤树、不能随便触及的道理或经验传承给后人,以警示后人的。又如盂县南娄乡的大贤村,相传当年光武帝刘秀曾带领人马路经这里,来到之时,人困马乏,十分难挨,当地村民见此情景便热情地把他们迎入村中,并盛情款待了刘秀一行人马,刘秀十分高兴,夸赞当地居民待人贤惠,所以村子得名大贤,俗呼待贤。这种以历史传说来命名村子,其用意是在勉励人们多行善事,告诉后人善有善报的道理。总之,无论是依历史事件还是据传说命名地名,都反映了当地人善于用各种方式传承文明的优良品质。

  (十一)用表达意愿的词语命名,反映了人们向往幸福、企盼安宁、渴望富裕的美好心愿

  古时候,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人们生活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状况下,于是便将希望生活幸福、国安民康的美好心愿寄寓在了村名中,因此一批因意愿而命名的地名便应运而生,如食足(平定岔口乡),意为丰衣足食;和安(盂县王村),意为和平安宁;长吉岭(阳泉辛兴),意为永远吉祥;金窝庄(平定娘子关乡),意为富足有余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向往幸福、企盼安宁、渴望富裕的美好心愿的反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贾平凹仅用了2句话,就道出了社会的普遍问题:“混得差的男人关心政治,经济差的地方饭馆多,雌雄同体的女人更是人中之凤!”

  公司上市仅四个月,80后董秘兼财务总监涉嫌犯罪,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什么情况?

  爆料大神猜测苹果10月或不办发布会,新iPad/Mac直接上线万元!敞篷版五菱宏光MINIEV上市,首批买到有多难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