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公里全线水系贯通景观初现
109公里全线水系贯通景观初现
109公里全线水系贯通景观初现,景观口号,沿河景观平面,简欧景观原标题:109公里全线公里水系贯通景观初现 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全部建设完成 生态治理见成效
城市轨迹、周汉河湿地、光影水秀…… 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全部建设完成后的滹沱河恢复了河道生态。目前,109公里全线水系贯通,打造了多个景观亮点,带动了城市沿河发展,拓展了城市空间。
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自2017年启动,分三期实施,于2021年全部建设完成,目前109公里全线水系贯通。其中,一期工程自中华大街至藁城东振兴北街,全长42公里,形成了“7园、2湖、14景”的景观格局,打造了“疏林花海、水天一色”的滹沱盛景,实现了防洪、景观、生态的叠加效应;二期工程自藁城东振兴北街至深泽与安平县界,全长43公里,以“小水大绿、会呼吸的河流”为设计理念,建成“一河、两路、三湖、九景”,构建了自然和谐的河流生态廊道;三期工程自黄壁庄水库大坝至中华大街,全长24公里,形成蓝绿交融、水美林丰的湿地型河流,营造出湿地与湖面相呼应的大河风貌。如今,白虹飞鹭生态区彩虹路、西湖草海生态区粉黛乱子草已成为省会“网红打卡地”,是游客亲水乐水的新地标景点。
“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全部建设完成后,极大改善了滹沱河生态环境,白鹭、白天鹅等珍稀鸟类开始在滹沱河筑巢繁衍。”市水利局相关人士介绍说,如今,河道达到了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提升了河道行洪能力。同时,打造了城市轨迹、周汉河湿地、光影水秀等多个景观亮点,建设了贯通南北两岸的景观路,109公里长的滹沱河沿线已经初具景观,百米生态景观绿化带效果显现,农田、花田、道路相互呼应,乡野田园、大地景观风貌逐渐形成,实现了溪流与湖面相互串联、相互交替,溪流两侧水生植物、地被草种萌发新芽,溪流草海、水上草原的景观效果。“拓展了城市空间。”他说,在确保行洪安全基础上,推进滹沱河防洪规划调整,释放出一些城市发展预留,沿线县(市、区)拥河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为石市拥河发展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水生态保障。
太平河畔新建两座“网红桥”如同五线谱一样的“山水桥”,绝句小令般精致的“爱莲桥”,最近一段时间,在太平河畔一经亮相,就成为广大市民纷纷前来打卡的“网红桥”。
在中国人的园林中,山水永远是治愈身心的天地。无论哪一个年代,哪一种文化,人们营造的理想环境都有山水的元素。石家庄太平河畔新建成的“山水桥”和“爱莲桥”便是这样的所在,两座桥位于太平河南岸胜利大街至体育大街之间。
通讯员 李一凡 摄山水桥采用现代的表达形式,通过此起彼伏的白色流线,展现出山水的曲线美。而从远处看,这座桥又特别像五线谱,正在奏响优美的乐章。周边点植具有中国文化符号、高大挺拔、常年青翠的造型油松,打造出一幅漫江碧波荡漾、满山青翠欲滴的风景画,有着令人着迷的魅力。
不远处的荷花栈道取名“爱莲桥”,由简洁的白色和流畅的线条打造而成,既有绝句小令般的精致,又有古风歌行般的大气,置身其间,清风徐徐,感受太平河的旖旎风光。
“这两座桥在太平河畔,如行云流水,特别清新自然,让人走在上面,看着缓缓东流去的河水,心情豁然开朗!”市民王女士站在“山水桥”上如是说。
对此,石市园林局城市水系园林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太平河南岸,建设这两座桥,是站位大自然和城市文明社会之间,把人造的环境和大自然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重建太平河景观带。
相关文章
- 浮雕主题文化雕塑别有梓人传精艺夺天工
- 创文 小景观推动大文明 市区新增18处景观牌
- 河南一军工厂曾经以制造枪组镜头为主遗留的红砖楼成独特景观
- 一刻钟|衡复风貌区的“方便之所”除了“网红”还有什么?
- 四川的“尴尬景点”仿欧洲小镇却没有游客距成都仅1小时车程
- 至美风采 17环境设计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
- 11月7日罗曼股份(605289)龙虎榜数据
- 植绿苗木10万余株 枣庄薛城邹坞振兴路全线贯通
- 乌海环湖景观道路这两段即将建成通车
- 东软集团南方研发基地正式动工 “中国车谷”数字产业继续扩容
- 广东又一景区“惹争议”虽被“摘牌”“警告”但游客络绎不绝
- 半马苏河 共建共享——上海苏州河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征集活动启幕
- 迎接国庆和二十大“祝福祖国”巨型花篮将亮相广场
- 走进县城看发展丨法库:绘就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底色
- 宜居住区“半径”扩大打造“花园式”生活圈 增添居民“小确幸”
- 冬残奥会城市景观亮相!广场主题花坛已更换
- “岭南盆景之乡”广州赤坭举办直播节 推广百年盆景品牌
- 设计灵感丨建筑入口设计不知从何下手?快收下这份设计指南
- 风景写生照片素材-老房子
- 我为广场设计花坛|三工视频·新360行之园林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