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主题花坛揭秘:北京冬季前所未有的最高标准景观是怎么做到的?
冬奥主题花坛揭秘:北京冬季前所未有的最高标准景观是怎么做到的?
冬奥主题花坛揭秘:北京冬季前所未有的最高标准景观是怎么做到的?,孙述虎景观设计手绘,幼儿园景观设计要求,仿古商业街景观设计随着北京冬奥会开幕的脚步越来越近,融合冬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10大冬奥主题花坛已经亮相。广场、东单、西单、四元桥、玲珑塔南侧……10大冬奥主题花坛“静待宾客”,为北京营造了浓浓的冬奥氛围。记者了解到,这是北京首次在寒冷的冬季进行园林特色花坛景观布置,也是北京冬季前所未有的最高标准景观。
广场中心布置“精彩冬奥”主题花坛,花坛顶高17米,以中国结为主景,结合冬奥会会徽以及冰雪元素,传达对北京冬奥会美好祝福。花坛底部直径38.6米,为五环环绕在一起并嵌有雪花图案,寓意五洲同庆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将把冬奥会会徽更换为冬残奥会会徽,底部彩色植物有机覆盖物更换为耐寒花卉。
花坛顶高8米,以冬奥会会徽、海陀戴雪、冰丝带、运动员等造型为主景,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绿色冰雪画卷,体现“绿色”冬奥铺就了美丽的中国底色。
花坛顶高9米,以冬奥会吉祥物及2022年春节元素为主景,体现了红红火火过大年,赏冰乐雪冬奥会,感受中国文化的包容与祥和。
花坛顶高9.1米,以飘舞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为主景,配以丝带、雪花、灯笼等元素,体现了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与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
花坛顶高8米,以北国风光的冬季景观为主景,寓意“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花坛顶高7.5米,以吉祥物、雪花、飘带等营造出喜迎天下宾客的隆重热烈的氛围。
花坛顶高7.5米,以北京冬奥会会徽、主题口号、祥云等造型为主景,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表达了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花坛顶高12米,以奥运主题中国结、主题口号为主景,冰墩墩、雪容融为前景形成迎宾画面。同时配以雪花、飘带、冬季绿植(松柏和黄杨球)等元素,传播中国文化,营造冬奥盛会喜庆氛围。
花坛顶高9米,以抽象的“科技之门”造型,表达了石景山区同冬奥会一起开启未来之门,共创未来,共建美好家园。
花坛顶高8米,以延庆海陀山的抽象线条造型作为会徽的衬托,配以层叠起伏的山峦、冰雕雪花、吉祥物迎接各方来宾,展现延庆冬奥的冰雪魅力。
记者了解到,这是北京首次在寒冷的冬季进行园林特色花坛景观布置。“我们希望冬奥花坛能够成为传递冬奥精神、融合冬奥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园林文化的展示窗口。让鲜活的植物在冬季释放靓丽的光彩,让园林废弃物焕发艺术的魅力,让冬奥、冬残奥精神和园林元素有机融合,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以新品种、新创意、新工艺、新技术战胜新挑战,完成北京冬季前所未有的最高标准景观。”
广场“精彩冬奥”花坛,以中国结为主景,顶高17米。花坛最大的亮点在其底部,直径38.6米,形状为五环的坡面形成的图案,和外围24朵红梅花相得益彰。
为了保证花坛整体效果,让五环中镶嵌的雪花,白天呈红色,夜间呈晶莹剔透的白色,工程师们花了不少功夫。
“这一个雪花上有2万多个孔洞!”据工程师介绍,前期通过参数化设计、建模、光照测试及制作小样等几轮优化改良后,最终,选择通过在冲孔板上激光切割特定规律的孔洞,内置发光装置达到设计效果。
独具特色的植物景观是此次冬奥花坛的一大看点,根据花坛主题、形式,将30余种冬季观赏效果良好的木本植物组合搭配。其中观枝观干植物5种,包括拥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霞光”丝棉木、“金枝玉叶”丝棉木等;观果植物4种,包括“绚丽”海棠、北美冬青等。针叶树、常绿阔叶树等21种,既包括叶色丰富的蓝粉云杉、金蜀桧、“蓝色天堂”落基山圆柏等彩色针叶树,也有姿态优美、苍劲挺拔的造型油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冬奥花坛景观将部分园林废弃物加工处理,进行造景与艺术创作。将园林废弃物粉碎、染色等加工处理后形成的彩色覆盖物,作为冬奥会期间花坛平面景观营造的主要材料,打造线型流畅、颜色丰富的地面景观效果。比如,在“开放冬奥”花坛中,枝条编织成遒劲有力的中国书法“冬”字。在枝条色彩表现方面,邀请色彩专家进行调色、配色后,制作色卡23种,反复对比后,从中选择13种用来为枝条进行染色。
为生动展现冬日雪景,花坛中设置各种形态、各种尺寸的立体雪花20余组,最大尺寸的雪花达到5.3米。其中,雪花造型采用多种新工艺,如花艺雪花、冲孔板雪花、亚克力磨砂、拉丝贴膜工艺模拟雪花结晶、固废物打印工艺等。
为应对冬季可能遇到的极端低温、大风、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根据方案设计,邀请专家对广场巨型中国结结构设计进行专项论证、专项演练等确定最终实施方案。保障极端低温、大风、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下,花坛依然能抗冻、抗风。其中,广场中心花坛、专机楼“喜迎盛会”花坛按照“抗风”12级的标准设计,而其他花坛则按照10级以上风载标准设计。
相关文章
- 以艺术之名来一场“海派城市考古”
- 厦航客机模型入驻荷兰微缩景观公园
- 中国观赏石大全(上)赏石文化
- “城”人之美 榜样力量|鄠邑区园林绿化管理所:提升管理水平 巩固绿化成效
- 设计大师聚焦海河柳林公园景观设计方案 助力天津打造“设计之都”
- 大黑河岛生态广场建成开放
- 力合微: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市力合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之上市保荐书
- 美丽公路 你我同行——遇见沿途最美的风景
- 新疆自然景观大全:真正的世外桃源
- 让文明成为校园最美风景
- 阜阳东城河古城门遗址景观岛即将开园迎客
-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微改造”带来“精提升”
- 新晋网红打卡点!温岭首座带景观亮化的人行天桥开工建设啦~
- 【环境设计】这些建筑类高校的环艺非常强有些堪比双一流大学!
- 广州龙湖双珑原著 用超宽景观面来提升居住品质
- 城市景观之西雅图免费版下载
- 九月穷游最美中国线路推荐之:金色西北环线
- 云阳清水土家族乡歧山村上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 重磅!福州西湖将有大变化!
- 进博会上这些企业分享了他们的成都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