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同衡联合体中标《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生态景观提升方案》国际征集
清华同衡联合体中标《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生态景观提升方案》国际征集
清华同衡联合体中标《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生态景观提升方案》国际征集,农村入口景观,3dmax景观模型库,小地块景观设计闽江河口湿地是福州的重要生态名片,为科学支撑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山水林田湖草沙(海)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长乐区政府根据福州市部署,面向全球公开招标。经过多轮评审及协商论证,最终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中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体提交的设计方案以第一名的优秀成绩中标并成为该项目后续深化单位,助力闽江河口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闽江河口湿地作为福州的重要生态名片,是传承和发扬习生态文明理念的关键区域。长乐区政府根据福州市部署,按照国际重要湿地与世界自然遗产的目标定位,为科学支撑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山水林田湖草沙(海)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面向全球公开招标。
近期,《闽江河口湿地保护与生态景观提升方案》国际征集吸引了国内外9家知名规划设计机构报名参赛,经过第一轮概念提案评审、第二轮方案专家评审及区委市委多轮协商论证,最终于9月29日正式公布结果,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蕾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体提交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优秀成绩中标并成为该项目后续深化单位,助力闽江河口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习高度重视湿地保护,早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强调建设生态省必须重视对湿地的保护。福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对闽江河口湿地保护的重要批示精神,坚持国际视野、发挥特色优势,打造中国湿地保护样板。针对这一目标,在国内外顶尖专家领衔下,项目组采取充分调研、多方探讨、多学科参与、多领域借鉴的工作模式,积极探索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发展的科学路径,全力推进闽江河口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闽江河口湿地位于生物地理省与海洋生态区的交汇带,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中间节点以及海洋生物重要的栖息地与迁徙廊道,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与其他遗产地、提名地相比具有同等意义,尤其是闽江河口湿地的IUCN名录中极危(CR)鸟种达到5种,与国内滨海湿地相比优势突出。
闽江河口湿地具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标准(x)”的潜力,但因目前高品质候鸟栖息地面积狭小,干扰大,生态系统脆弱,不足以支撑其全球突出普遍价值,需进行栖息地保护修复提升,并融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系列申报。
对标世遗标准,增设敖江入海口湿地扩展区、东湖湿地以体现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多样性,并针对提名地和缓冲区分别制定管控要求。从栖息地保护与提升、入侵物种治理、河道及岸线治理、防护林带建设四大方面全面开展生态修复,加速推进世遗申报工作。
遵照遗产地保护管控要求,优化周边区域整体功能布局。充分利用现状湿地公园周边历史遗迹、乡野景致和村落遗产,将自然遗产保护、区域环境提升与村庄保护发展协同推进,着力打造符合世遗定位的生态旅游、湿地康养、科普研学等产业类型,带动遗产地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优化交通布局,弱化过境交通。原滨海路方案距离湿地保护区较近,将给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带来极大影响,建议调整G228国道线路南移,绕开村镇经过梅花镇北部,向南接入现状阜山隧道东侧,远离保护区边界,避免滨海滩涂破碎,同时不需新建穿山隧道。
中华凤头燕鸥是中国最珍稀的鸟类,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等级(CR),全球成鸟不足150只,因其稀少神秘被誉为“神话之鸟”。团队根据中华凤头燕鸥形态特征,以漫画、动画等多种方式赋予IP形象故事性,融入遗产地展示与科普宣教,多维度策划“凤小鸥”品牌文创、遗产地研学活动等,打造闽江河口湿地的“新代言”。
以闽江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为重点提升区域,率先打造世界自然遗产生态景观品质提升的示范窗口。总体方案以生态保护与修复为基础,以游客体验为核心,重新梳理规划结构、功能分区、交通游线等内容,注重空间环境与景观品质提升,构筑田-塘-山-海-村相映生辉的世遗形象。
鱼塘栖息地修复片区:以恢复高潮位栖息地为目标,去除多余塘埂,部分区段引海水入塘实现海陆物质交换。控制水深、坡度,种植木麻黄等适生植物降低人为干扰,形成候鸟栖息的核心生境,打造世界级观鸟胜地。
湿地博物馆片区:优化景观空间布局,组织场地交通流线,营造多样亲水空间,拉进人与湿地的关系。湿地博物馆改造方案通过演绎沿海湿地天然地域特征,融合现有建筑,以极富创意的蚌壳形式,巧妙镶嵌于闽江河口湿地之中,象征生态文明理念的孕育与发扬。
湿地门户片区与访客中心:扩展入口空间,实现人车分离,提升湿地花海片区景观品质,增强游览与观赏体验,同时丰富游客中心前广场景观层次,增设亲水设施,突出世遗形象。
闽江河口世遗湿地小镇:围绕科普宣教、文旅康养、乡村共治三大目标布局六大功能板块,从业态出发对村落肌理进行整理,实现建筑更新与活力空间塑造,并通过对组团布局、建筑材质与细部的管控,打造风貌协调、特色鲜明的世遗湿地小镇。
此次中标,充分体现出项目团队在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区域保护与发展规划等领域的技术实力。在下一步方案深化整合过程中,我院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闽江河口区域的保护与发展谋篇布局。
●参与部所:建筑分院综合研究所、遗产地策划运营室、静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
Peter Bridgewater 原湿地公约秘书长 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态司司长
本次工作得到我院 郑筱津(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西北分院院长、河南分院院长) 霍晓卫(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遗产中心主任) 汪淳(院副总规划师 总体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的悉心指导,使项目团队受益匪浅。同时感谢李秦、籍亚飞在投标工作中的辛苦付出!
相关文章
- 赋林新生|实施森林景观恢复(FLR)的必要性
- 2022经验谈【10】|川美学姐NUS、HKU等景观offer到手工作两年再规划尽全力不留憾!
- 唐山世园会音乐喷泉主要景观之一
- 重庆产生首个“旅游新景观”商标注册人
- 五悦里一期 战高温迎风雨全力冲刺保交付【工程播报】
- 九月穷游最美中国线路推荐之:金色西北环线
- 【青浦招聘】多家企业线
- 景观美化:6个设计技巧你可以自己建造一个华丽的景观花园
- 论文推荐 李佳祺:基于植被分布特征的森林景观建模方法
- 这个国庆就在家门口耍 重庆两江新区多个景点等你打卡
- 国博中央水系景观公园开放市民健步行庆国庆
- 走进南宁的小区中国铁建凤岭国际
- 康军调研道路改造提升工作及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 南充嘉陵区滨河路竖起一排景观护栏
- 「喜迎二十大」喜迎二十大 满“承”中国红——景观小品、灯杆国旗等扮靓城区
- 【热点】太美了!东昌湖最新景观改造提升设计图曝光!
- 快来邂逅“小鲜肉”!南宁园博园第一届多肉植物展邀你来打卡
- 嘉兴南湖市民广场景观设计 骏地设计
- 美国女子景区游玩栏杆突然断裂生日前1天坠崖家人目睹她身亡
- 全国首座三层三道钢结构景观桥在宝安开建